受疫情影響,2020東京奧運會未能如期舉辦,但面向奧運會東京進行著的前所未有的城市更新項目依舊如期而至,如優衣庫的Uniqlo Park門店、煥然一新的澀谷宮下公園、TOD商業綜合體南町田Grandberry Park等。2018年8月重新開業的銀座索尼公園也是項目之一。
位于東京的銀座商業街是訪日游客必到的購物景點之一,這里云集了全球各大知名品牌的專賣店,但對于科技愛好者來說,屹立在銀座五丁目十字路口處著的鋁合金大樓Sony Building才是他們最愛的打卡地。
Sony Building建設于上世紀六十年代,是索尼集團在東京的總部,被認為是日本后現代建筑的代表作。但隨著索尼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張,這座“電子產品制造商索尼”的展示大樓,已沒有辦法代表索尼。2013年5月,索尼大樓開始決定改建。
2017年Sony Building被逐層拆除后,將原大樓的地下四層及地上部分,設計成一座綠地公園,取名——Sony Park。該公園連接地鐵大廳和西銀座地下停車場,被視為一個三維結構的地下空間,令游客不由得重新去思考公園和公共空間的定義。
索尼公園旨在打造一個新的索尼品牌推廣中心,為人們提供互動的新體驗,讓大家在繁雜的都市生活中感受到一抹綠色,還能兼顧娛樂購物,讓銀座成為一個更舒適的街區,讓Sony Park成為東京新的潮流地標。
此外,索尼還計劃建造一座新的索尼建筑,它將繼承這種公共空間的概念,為人們帶來一種新的生活節奏,預計將于2025年完工。
銀座索尼公園包括面積為707平方米的地上部分和一個地下四層的“地下公園”。它保留了前索尼大廈獨特的結構,是個由中央樓梯井連接的開放的垂直公園,地下四層涵蓋了科技、品牌展覽、藝術、文創、Livehouse 等多個功能區。
地面層
鋼鐵叢林中的綠色空間
地面層有一個“可以購買的公園”——Ao Ginza Tokyo。這是植物獵人西畠清順(Seijun Nishihata)的作品。Ao Ginza Tokyo有3000多株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奇植物,如巨大的古董壺、1000多歲的橄欖樹、來自奇形怪狀的白樺……讓游客在繁華的銀座享受著被植物環繞的感覺,感受與這些特殊植物的聯系。
最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還有機會購買它們,被人帶走后的植物會換新的,此外植物也會隨季節更換,為公園持續供應新鮮的第一印象。
除了植物花園,索尼公園還和Tokyo FM合作,在一樓室外專設了一處可移動的廣播室。Tokyo FM是一家以東京都為放送地域的民間放送廣播電臺,但因為村上春樹的加入,讓它在國內也小有名氣。
Tokyo FM移動直播間有著鋁合金的外殼、渾圓的身形,是參觀者的打卡必備。這臺鋁合金廣播車會推出“Synchro City”欄目,意在傳達東京人的生活、將東京街頭與廣播室進行同步直播。
而“TOKYO SOUNDS GOOD”欄目傳達的則是“美好的感受”——音樂、藝術、文化體驗,都能在這里聽到。
此外,為了創造出全然不同的城市景觀,索尼公園還會在每年夏天定期展出一只巨大的“魚缸”,Sony Aquarium。這是自Sony Building時代就延續了50年的保留節目,代表了Sony想要為人們提供一個看世界的小小”窗口“的愿望。
Sony Aquarium的主題是“珊瑚礁與拿破侖魚”,會有上千條、來自25個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進行展出。公園還在每天安排了兩個喂食的時段,讓參觀者一睹它們進食的模樣。
而在已經開放的公園內部,也有大小不一的魚缸分散在各處,讓參觀者能夠隨時置身海底。
地下一層
潮人粉絲打卡地
走進 Sony Park 的負一層,可以看到接待的前臺和一些藝術海報,休閑區還有兩只 AIBO 機器狗和到訪的游客互動。
在這一層里,一共有三家可供購物的店鋪入駐,其中最顯眼的就是日本潮人大佬藤原浩和荒木信雄聯合打造的 THE CONVENI「便利店」。
現象級潮牌Supreme于日本的東京、大阪兩家店鋪設計也出自荒木信雄之手。
THE CONVENI「便利店」里面擺滿了潮流小物件,neighborhood的文件夾、FR2的飲料、wtaps的原子筆,還有藤原浩自己品牌的蘇打水.......
除了 THE CONVENI,索尼也在這一層里出售Sony Park 的紀念品,不過相比于商品琳瑯滿目的前者,索尼的紀念品商店僅有一個攤位。攤位出售著Sony Park的T恤、帆布袋、水壺、貼紙以及還有從Sony Building拆卸下來的百葉窗小塊。
地下二層
藝術空間
地下二層,與地下一層不同的是,這里沒有任何店鋪,而是播放著動感的BGM,迎接匆匆而過的路人。
地下二層分為兩個區域,一半是藝術畫廊,另一半則是個臨時搭建的動感旱冰場。旱冰場的建設主要是為了讓因1979年首臺索尼Walkman設備TPS-L2面世后,喜歡上滑旱冰的粉絲同樣感受到「音樂+滑輪」相融合所帶來的樂趣,重拾索尼在1979年帶來的那份動感。
在這里,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能在服務租借一雙旱冰鞋來體驗這份樂趣。除了自由滑輪以外,公園還安排了每逢周六晚上定期舉行的滑輪Disco,讓旱冰場變成一個勁舞池。整場活動不僅是在向帶著Walkman在溜冰場上揮灑青春的一代問好,也在提醒著人們,索尼曾引領的流行文化風潮。
此后,Sony還在這里先后舉辦了”eatrip city creatures“、”未來の銀座の運動會“等快閃活動,用多樣的形式去探索空間的可能性,吸引人們來到這里,又在人和空間的對話中,激發新的可能。
地下三層
黑科技聚集地
地下三層是索尼的黑科技的聚集地。索尼在這一層里布置了幾臺 Xperia Touch 投影桌游、搭載Pscamera、智能機器人,還有一套GT賽車模擬器,Sony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大家都可以來體驗一把。
孩子們可能會喜歡這里展出的最新版電子寵物Aibo。新一代的Aibo外形相比前代變得更為可愛,鼻頭上嵌入了攝像頭,不僅僅會對你的行為作出反應,還有防盜錄影功能。
此外,在日本有500年歷史的和果子老鋪虎屋也來到了這里,并為Sony Park推出了限定店鋪Traya Cafe。
地下四層
開放式Livehouse
橫濱出身的人氣啤酒品牌Spring Valley Brewery同樣為Sony Park定制了新店Beer To Go。當厚重的玻璃杯變身時尚的塑料杯,再輔以包含諸多限定口味的16種精釀啤酒,一切都更加契合年輕人的品味。而且,這個杯子還可以充當隔壁LIVE HOUSE的入場券。
東京的Livehouse一直是許多愛音樂朋友的心頭愛。這次 Sony Park在地下四層設立了一塊開放式的Live區域。每周五都會邀請不同的表演者演出,不過為了讓大家更加驚喜,表演者名單在表演當天才公布,他們還特意在官網上強調,Sony Park不提供任何藝術家的信息,不接受預訂,表演內容如有更改不會另行通知,吊足了大家的胃口。
對于鮮有音樂表演空間的銀座來說,Sony Park的音樂會無疑也成為了一個“意外”。它的存在,讓一些不常來銀座的人,通過音樂和藝術,與這個區域產生聯系,也讓一些只是來血拼或辦公的人,感受到一絲不屬于這個商業場域的新鮮氣質。
Sony Park,雖然沒有索尼的專賣店,但其間處處滲透著索尼的品牌,潛移默化的將一個活潑、藝術、開放、充滿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企業形象刻在人們心中,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索尼的品牌內涵。
開業至今,Sony Park已有600多萬人造訪,還獲得了Good design、IF等國內外設計金獎。在索尼的調查中,他們多數是到那里休息,但僅僅是稍作停留這個鬧中取靜的片刻,也足夠令人印象深刻。
隨著城市的發展,公共空間的意義也在發生著變化,它承載了市民的基礎通勤和休閑娛樂,也生產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。
Ginza Sony Park無疑是對公共空間的全新探索,它是自然空間,是商業空間,也是文化空間。它的誕生為擁擠、繁忙的銀座,提供了一個短暫卻珍貴的休止符,是城市街區改造中的一個成功典范,值得我們學習!